close

作者: awendy (JS遇見--未來 ) 看板: P_a_wendy
標題: Re: Erik H. Erikson
時間: Thu Oct 7 22:59:07 2004

※ 引述《awendy (JS遇見--未來 )》之銘言:
> 艾瑞克森(Erikson)
> Erikson有一個多變及衝突的過去,他母親在懷孕時離開了丈夫及丹麥到德國
> 又嫁給一位猶太的醫生Dr. Homburger.早期他以繼父的名字命名
> Erik Homberuger Erikson,後改Erik Erikson,
> 擁有丹麥的血統在德國長大最後選擇成為美國人。
> Erikson的正規教育一直到18歲,他學習拉丁、希臘、德國的文獻及古代的歷史,
> 後來到處旅行去「finding self」一年後他返鄉在Munich研究藝術之後並住在
> Florence,對一個仍未準備定下來的年輕人,藝術家的角色給了他一個自我探索的空間。
> 在25歲時回家打算定居並教藝術。Erikson收到一封老朋友Peter Blots 的來信,
> 他是一位在維也那的精神分析師,受病人要求成立一個教英、美兒童的學校,
> 邀請Erikson來教藝術、歷史等相關主題。在1920年代精神分析仍沒有十分正式的組織
> ,分析師、病人、家屬及朋友常有野餐及聚會,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Erikson認識了
> Anna Freud,並經過篩選成為被訓練為分析師的後選人。
> 而Erikson對自己是藝術家的身份是否能成為一個精神分析師而困惑,但Anna告訴他
> 精神分析需要能幫助別人看見的人。
> Erikson亦研究Montessori導致了他對遊戲治療及兒童分析的興趣。
> 在1929 Viennese城堡的化裝舞會愛上了他的妻子Joan Serson並在幾個月後閃電結婚,
> Serson與Erikson有類似的興趣,教導現代舞,社會學的博士,並接受一位Freud早期
> 的追隨者的精神分析。在1933年Erikson成為了正式的分析師。在法西斯主義逐漸壯大
> 下,他和其它精神分析師一樣決定前住美國,在Bosston定居,並得到Harvard Medical
> School及著名的Massachuseets General Hospital的工作。
> 1936年他接受了Yale Medical School的工作,接觸印第安兒童開始了他第一次的人類
> 學領域之工作。後來搬到加洲的San Francisco十年,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at Berkeley繼續研究兒童的工作。1950他最有名的一本書 Childhood and Society
出版。同年回到Massachuseets的Riggs Center 繼續精神分析的 研究,
1960被Harvard指派為教授,而1969對Gandhi的研究出版並獲普立茲獎,
1970年退休搬 回San Fancisco繼續寫書與教書的工作。

--

Erikson 和我真是有緣啊

因為我要準備他的生平和理論然後在十月二十六報告三十分鐘啊

The j☉urney is every thing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BLOG http://www.wretch.twbbs.org/blog 安西教練 我想寫日記 嗚嗚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
喪禮處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 Dorm45.NHCTC.edu.tw海
作者在 04/10/07 23:00:53 從 Dorm45.NHCTC.edu.tw 修改這篇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郁萱 的頭像
    郁萱

    下一頁直到幸福

    郁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