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快樂經濟學  Happiness: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 

 


作者:
理查.萊亞德

譯者:陳佳伶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06 年 11 月 09 日



如果你這麼有錢,為什麼你不快樂?

「好的,如果你不能給我加薪,
那麼你幫傑克減薪如何?」 有錢人,就是年所得比他的妹夫多一百美元的人。──美國語言學家、知名新聞記者孟肯(H. L. Mencken)


假設你被要求從兩個想像世界中擇一居住,而這兩個世界裡的物價是一樣的:
  • 在第一個世界裡,你一年賺五萬美元,而其他人賺兩萬五千美元(平均)。
  • 在第二個世界裡,你一年賺十萬美元,而其他人賺二十五萬美元(平均)。

    你的選擇會是如何?這個問題曾經測試過一群哈佛大學生,其中大部分選擇第一個世界。他們寧願窮一點,只要他們的相對地位較高一些。很多其他學生的結論亦是如此。人們很在意自己的相對收入,他們願意接受大幅降低生活水準,只要與其他人相比時自己的地位更高一些。

    人們也會將收入與自己習慣的水準相比,當他們被問到需要多少錢的時候,他們總是回答自己需要的比稍窮的人多。

    所以,你對收入是否滿意取決於與特定標準相比的結果。這個標準與兩件事情有關:別人賺了多少錢,以及你習慣賺多少錢。在第一個情況下,你的感覺是被社會比較〔編按:social comparison。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提出,在狀況未明的情況下,個體需對自己能力做評量時,會先拿他人的能力與自己相比。因此,在毫無頭緒的情況下要做判斷時,會參考自認為比我們卓越的人的意見。〕所主導的;在第二個情況下,你則是被習慣性適應(編按:habituation。學習中的最基本型態,即學習去忽略不顯著或無關緊要的刺激。一再重複給予同一刺激,動物會漸漸習慣於這種刺激,而逐漸減少對刺激之反應,甚至完全不理會之現象。)所主導。

    另一份調查提供了更進一步的證據。從1972年開始,美國針對國民經濟狀況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每個人的實際收入(依物價飛漲而酌以修改)幾近倍增,但是對自己的經濟狀況表示非常滿意的比例實際上卻下跌。

    這些事實真令人沮喪。為了解讀這些統計結果,我們必須更加深入研究「社會比較」與「習慣性適應」這兩種機制。 


    社會比較

    我們先從較隨興的自我觀照開始。居家的時候,大部分人會選擇和朋友或鄰居大致相同,或是更好的生活方式。如果朋友開始舉辦更精緻的派對,我們會覺得自己也應該如此。同樣的,如果他們換更大的房子或車子,我們也會想要跟進。不過,當有些人擁有一台BMW轎車時,其他人會認為也許自己也應該買一台。第一個買BMW的人感覺很棒,不過當每個人都有一台的時候,他們可能就覺得自己沒什麼稀罕了。這個機制說明了前一章提到的矛盾:不管在哪一個社會,有錢人一定比窮人快樂,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更富裕的社會並不比那些較為貧窮的社會快樂。

    同樣的,在工作上我會與同事比較薪水,只要我有機會知道的話。如果他們加薪幅度高過通貨膨脹率,而我只有通貨膨脹的時候,我就會生氣。這個明顯的心態並不包含在標準經濟學的範疇,標準經濟學只談到,如果一個人的收入提高,而其他人的薪水都沒有降低,那麼一切就鳥語花香,因為沒有人受苦。老天,我受的苦可多了。

    因為收入並不只是買東西的工具,我們還會拿自己的收入跟其他人比較,把它當作衡量自我價值的方式,而且(如果不小心的話)還會把它當作自評的方式。我們可能跟同事比較收入,也會和其他行業的人比較,就算我們不知道他們確切的收入,也看得出來他們如何過活。很明顯的,我們關心自己的收入與他人收入的關聯,也極在意收入的等級。

    唯一讓我們願意接受減薪的前提是,其他人也都要被減薪。這就是二次大戰期間對經濟狀況不滿的程度那麼低的原因。相反的,在1970年代的大通膨時期,人們感到極度的不滿,因為大部分人的月薪都維持原樣,可是有些人卻大幅調漲,比薪水不變的人高出好幾倍。

    在比較薪水時,人們通常選擇的對象是那些和自己較為親近的人,而不是電影明星或貧民。重要的是你的「參考團體」有什麼變化,因為他們所獲得的,也許你原本也可能得到,但是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的所得對你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奧運比賽的銅牌得主對於自己的成績會比銀牌得主來得滿意──銅牌得主比較的對象是沒有得到獎牌的選手,但是銀牌得主卻相信自己本來可以贏得金牌。極端的例子是那個俄國農民,他的鄰居養了一頭母牛,當上帝問他是否需要什麼幫助,農人的回答是:「殺了那頭母牛。」

    因為比較的場域非常近,所以最激烈的競爭通常在公司組織和家庭成員之間。在組織裡,只有對大家的薪水保密,才可能相安無事。在家庭中則發現,配偶的收入比自己高者,通常比較不滿意自己的工作。在女人之間,如果你姊妹的先生比你自己的先生賺得多,那麼你出去工作的機率也比較高。換句話說,一般人關心的是他們的相對所得,而不是所得的絕對等級,他們想與鄰人維持同樣的水準,更可能是想超過他們。

    如果人們把參照團體的層次拉高,那麼自身的快樂就很有可能大受影響。有許多明顯的例子是,人們在客觀條件上進步了,但是主觀感覺卻變得更差。舉例來說,東德就業人口的生活水準在1990年起大幅提升,不過快樂程度卻下降了。因為東西德合併後,東德人開始與西德人比較收入,而不是與其他前蘇聯陣營的國家比較。另一個例子是女人,女性的薪資與工作機會已經進步到不亞於男性的程度,但是她們的快樂卻沒有增加。確實,美國女性的快樂程度與男性相較已呈現下跌趨勢。也許是因為現在的女性不像從前,會更直接與男性比較,因此會比從前更在意兩性之間依然存在的差距。

    然而,關於參照團體有一件事是確定的:有錢人因為太接近頂峰,所以他們的參照團體可能會包括收入不如自己的人,而窮人因為太接近谷底,所以他們的參照團體可能會包括收入高於自己的人。這點可以解釋,為何有錢人平均來說比窮人更快樂。

    對社會整體而言,社會比較的意涵相當大。想像最極端的例子,如果人們只關心自己的相對收入,卻一點也不關心自己的真正所得,那麼經濟成長將不會使人們過得更好。唯一例外的情形是,如果人們願意選擇比之前的層級稍低的所得參照團體。但是如果參照團體維持不變,而雙方的所得均以同樣的速度增加,那麼每個人的快樂程度還是會維持原狀。每一個人都會因為變得更有錢而更快樂,但也會因為別人變得更有錢而更不快樂。這兩個因素會互相抵消,因為相對收入並不會有所改變。
    所以,一個人的快樂確實會受到自己的收入,而且是與他人收入比較之後的影響嗎?讓我們做個調查,看看他們有多快樂,就可以實際驗證這個問題。在一項研究中顯示,如果你身邊每個人的收入多增加1%,你的快樂就會減少三分之一,同樣的,如果你的收入增加1%,你的快樂也會依此比例增加三分之一。12所以,如果每一個人的收入都提高,你的快樂也會跟著提高,不過會比只有你自己的收入提高的快樂還少了三分之二。另一項研究更深入探討這個議題,檢視下列何者為真正影響一個人快樂的因素:是你實際的收入,或是你經過與他人比較而對它的認知?結果顯示,你的「相對收入認知」(perceived relative income)要比你真正的收入來得重要。13這些研究是在美國進行的,瑞士也有類似的研究,發現你的快樂只取決於你的收入所蘊含的相對收入企圖(income aspirations)──你的收入企圖也絕大部分取決於你所在地區的人們的平均收入。這些研究提供相當清晰的證據,顯示其他人的收入提高,會傷害到你的快樂。

    這個基本的心理機制為了增加快樂,而把經濟成長的效力減低,同時也導致人們的動機扭曲。因為,如果我更努力工作,提高收入,那麼我就會造成其他人不快樂。但是當我決定要做多少工作的時候,我不會考慮到這個「思想污染」,所以,我會傾向於工作得比整個社會所要求的更多──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如此。

    等一下,如果工作少而休閒多,那麼額外的休閒時間不是也會讓其他人覺得更慘嗎──因為他們也會羨慕我的閒暇?嗯,不會的。我在本章開頭提到的哈佛研究人員已經想到這點了,所以他們也給學生另外一個世界做選擇:
  • 你有兩個禮拜的假期,其他人只有一個禮拜。
  • 你有四個禮拜的假期,其他人有八個禮拜。

    只有20%的學生選擇第一項。所以,大部分的人並不會比較自己的休閒生活,但是卻會比較收入,而且這種比較是自我挫敗的。因此,人們的確有為了增加收入而犧牲太多休閒時間的傾向。

    那麼該怎麼辦呢?我會在本書的第二部分討論。不過在這裡還有一個事實,那就是,社會比較對於某些人的影響大於其他人。有一項實驗,是讓受試者做一件工作,並安排一位同事坐在他的旁邊,做同樣一件事(這些同事是研究人員的代理人)。這個實驗的目的,是要了解一個人的情緒受到同事表現好壞的影響。結果不出人意料之外,如果表現得比同事好,每個人的情緒都會提高;但是只有原本就不快樂的人,如果表現得比同事差,他們的情緒才會變差。所以,快樂的一個祕訣,就是不要想去跟比你成功的人比較:永遠向下比較,而不是向上。


    顯而易見的是,社會比較是經濟成長何以不能帶來相對快樂的重要原因。另一個原因是習慣性適應。
    因為這兩股力量在人性之中的作用很強,所以藉由經濟成長增進人類快樂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因為,當所得增加之後,對於收入的評價標準也就跟著提高,這一點可以從美國蓋洛普民調(Gallup Poll)多年來所收集的資料中得知。受訪者被問到的問題是:「在這個社會裡,一家四口至少需要多少錢才能過活?」圖表4-1顯示他們「必要的真正收入」(依生活所需費用的變化而調整),它同時也顯示平均「每人實際真正收入」。我們會看到,人們的標準會依照實際生活水準而迅速調整。難怪人們並沒有變得更快樂。



    享樂跑步機


    讓我們再從自身經驗開始談起。當我買了一間新房子或一輛新車時,一開始我會很興奮,但是之後也就習慣了,情緒會再度回到原來的狀態。此時會覺得自己需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子。如果回復到以前舊的房子和車子,我會比尚未體驗過更好的事物之前更不快樂。

    我自己成長的環境裡沒有中央暖氣系統。那沒關係。有時候我得擠到火爐前,或是把腳放在一盆熱水裡,不過這一點都不會影響到我的心情。到了四十歲時我才有中央暖氣系統。但是現在如果我必須像以前那樣跟寒冷搏鬥,我就會覺得自己非常落魄,因為我已經使用暖氣上癮了。

    因此,生活水準在某個程度上而言,就像是酒精或毒品,一旦你有了一定的新體驗,你就需要持續得到更多體驗,才能夠維持快樂。這種情況就像踏上一台跑步機,享樂跑步機,你必須不斷地跑,才能讓你的快樂維持平衡。

    在心理學上,這個過程叫做適應(adaptation),如果適應過程完全了,只有給予不斷的新刺激才能提升你的快樂感覺。一旦你的情形再度回復穩定,你就會轉移到另一個快樂等級的定點(set-point)。不管一開始的改變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你都會進行這道過程。

    這種適應過程在自然世界裡非常普遍。當情況變糟,這個機制會是很好的保險措施,但是當一切都很好時,它終究會澆熄我們對任何事物的興奮之情。

    人們對某些事情的適應情況非常良好,不過有些事情甚至一輩子也無法完全適應。人們絕不可能完全適應一些悲慘情況,比如喪偶、巨大且不定期的噪音,或是照顧阿茲海默症(Alzheimer掇,就是老年癡呆症)病患。然而,也有一些好事是絕對不會掃興的──像是性、朋友,甚至某種程度上結婚也是。很顯然的,快樂的祕訣是去尋找那些你永遠也不會完全適應的事情。

    那麼,我們對於更高的收入又能適應到什麼程度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了解人們的實際收入對於他們覺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收入的影響。我們可以問:「對於你們家,你認為多少的稅後收入是非常差的、差的、不夠的、足夠的、好的,以及非常好的?」從這些回答中,我們可以替每個人找出在足夠與不足之間的收入等級。我們發現這個「必要收入」(required income)與一個人目前的實際收入變化有強烈的關聯性。實際收入多漲1美元,會造成「必要收入」至少上升0.4美元。所以,如果今年我多賺了1美元,我會更快樂,但是明年我就會用高於今年0.4美元的標準來衡量我的收入。這樣說來,今年的收入至少40%都會在明年被「取消」。

    這就能衡量我們對於收入的上癮程度。我們最容易習慣且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就是自己的物質財產──車子、房子等。廣告商最了解這一點,所以總是要我們花更多更多的錢來「感覺自己的癮頭」。然而,其他的經驗卻不會在同樣的方式中失去其重要性──比如我們跟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以及我們的工作品質與穩定性。

    如果我們不能預見有天將會習慣自己的物質財產,那麼我們就會花過多的時間去努力追求,還賠上自己的閒暇。人們真的太低估這種習慣性適應了,21結果是讓生活被工作和賺錢所扭曲,脫離其他的追求目標。


    哪裡出了問題?

    「研究員說我雖然有錢但並不快樂, 不過你知道研究員一個月賺多少嗎?」 一無所有,付諸流水
    無盡的慾望終歸於此。 ──馬克白夫人(Lady Macheth)


    我們的生活中存在一個核心的矛盾,那就是,大部分的人都想要更多的收入,並且努力追求;然而,儘管西方社會比以前富裕多了,人們卻沒有變得更快樂。

    這不是老掉牙的故事,而是經由許多科學研究證明的事實。接下來我會告訴你,要測量人的快樂指數有很多好方法。而且有許多證據顯示,平均來說,今日人們的快樂程度比不上五十年前。但是同時,人們的平均收入卻是當時的兩倍以上。這個矛盾在美國、英國、日本都一樣適用。

    然而,我們的生活難道不比以前舒服太多了嗎?確實如此:我們有更多的食物、更多的衣服、更多的車、更大的房子、更多中央空調系統、更多的國外假期、更短的工作天、更好的工作,還有最重要的,更好的健康。然而我們卻沒有因此而更快樂。儘管政府非常努力,教師、醫生、商人也都很努力,但是人類的快樂並未提升。

    這個驚人的事實應可作為所有改善我們此番宿命的討論起點,也應該能促使各國政府重新評估施政方針,以及讓每一個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

    有件事很清楚:一旦生存所需的收入穩定了,要讓人更快樂就不太容易了。如果希望人們更快樂,我們就必須知道產生快樂以及培養快樂的條件是什麼,這便是這本書的宗旨了──快樂的原因,以及如何讓它發生作用的方式。

    倘若我們真的想要更快樂,我們會採取什麼不同的做法?目前我們還沒有全部的答案,所知的甚至不到一半,但是我們確實握有很多證據,足以重新思考政府的政策,以及個人的人生抉擇和人生哲學。

    主要的證據來自新近的快樂心理學,然而神經科學、社會學、經濟學、哲學亦均有其貢獻。藉由集這些學科之大成,使我們產生一種新的視野,去審視不論作為一個社會份子或是作為個人內在心靈的存在,我們要如何活得更好。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郁萱 的頭像
      郁萱

      下一頁直到幸福

      郁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